隔壁老王決定香腸屢屢被盜,隔壁老王決定在香腸里,摻入老鼠藥。結果,香腸又被盜了,但沒想到的是,但這次給了隔壁老王十年的牢獄之災。該事件引發網友熱議,為何老王是失主卻進了監獄?上海市刑事案例律師前來解答。
案情回顧
每年農歷十二月,河北農村都有烘干香腸的習俗。隔壁老王家也不例外。有一天,他倒了三根香腸,放在家里的院子里晾干,但第三天早上,隔壁老王晾干的香腸消失了。
不可能,隔壁老王不得不去市場買豬肉和大腸,然后倒三掛晾干。沒想到,他又被偷了。隔壁老王很生氣,所以他又倒了一根香腸,把老鼠藥混在一起。之后,毒藥香腸又被偷了。
不久,一名村民的死訊從村里傳來。在他死前,他向家人解釋了毒香腸的來源。死者家屬報警,王老人很快被警方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在法庭審判中,隔壁老王認為他的主觀目的是保護他的個人合法財產不受侵犯,所以他不得不毒害香腸,所以他應該被認定為正當辯護。
刑法規定,為了保護個人、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非法侵權,制止非法侵權人的非法侵權,不明顯超過必要限度的,應當認定為正當防衛。
隔壁老王還認為,即使其行為已超過必要限度,也應減輕或免除處罰。
檢方認為,隔壁老王下毒的行為可能會危及其他不知情的不特定人群,極有可能造成大多數不特定人群的傷亡。因此,隔壁老王的行為應被評為以危險的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
刑法規定,以投毒、放火等危險方式危害公共安全,造成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死刑。
法院判決
經審理,法院認為隔壁老王構成故意殺人罪。
上海市刑事案例律師從本案的情況來看,隔壁老王下毒的主觀意圖是報復偷香腸的人。在客觀行為方面,隔壁老王知道下毒會導致受害死亡,但他仍然下毒,即他追求并放任這一結果。
根據刑法需要主客觀定罪的原則,法院認定隔壁老王構成故意殺人罪,符合法律規定。《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致人死亡的,處死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隔壁老王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情節,可以減輕或減輕處罰。首先,隔壁老王從一開始就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即他承認,可以依法減輕;第二,受害人三次盜竊他人財產。即使香腸的總價值沒有達到很大的數額,其多次盜竊也構成了盜竊罪。也就是說,這意味著受害者有重大過錯,盜竊過程與本案的發生直接相關,因此也可以減輕或減輕對隔壁老王的處罰。
最后,王因故意殺人罪被法院判處十年有期徒刑。王是受害者。如果他能在香腸被盜時及時報警并尋求合法救濟,結果可能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