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社區矯正的對象包括哪些人?
答:根據法律規定,社區矯正的對象包括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現實中社區矯正的對象以判處緩刑的人居多。
問:二、社區矯正由哪個機關來決定?
答:決定社區矯正的機關包括人民法院、監獄管理機關、公安機關。現實中,人民法院做出社區矯正決定的居多。
問:三、社區矯正的執行地是戶籍地嗎?
答:這涉及社區矯正在哪里執行的問題。根據法律規定,在社區矯正對象居住地執行即可。如果有多個居住地的,以經常居住地為準。
問:四、為什么大部分社區矯正地都是戶籍地呢?
答:這是因為辦案機關在案卷中很方便查到當事人的戶籍地,而當事人的經常居住地則不是非常明顯,有的案卷有,有的案卷沒有,在經常居住地信息不全時,辦案機關往往根據戶籍地信息來決定社區矯正工作。
問:五、如何能在居住地執行社區矯正?
答: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員流動的頻繁,人戶分離現象已經非常普遍,有的人長年旅居外地,且已經形成了穩定的生活、居住環境,而對于戶籍地則“相見不相識”,變得越來越陌生,也無法真正執行社區矯正工作。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在開庭前完善居住信息,積極同居住地司法局、司法所聯系,掌握社區矯正的條件和要求,并及時反饋辦案機關,讓辦案機關消除在居住地執行社區矯正的疑慮。
問:六、社區矯正工作是在開庭前做嗎?
答:對,在開庭之前一定要做好社區矯正的信息溝通、聯絡協調工作,以便辦案機關進行評估并做出決定。
問:七、社區矯正什么時候開始?
答:司法機關判處當事人緩刑后,當事人即恢復自由,但判決書尚有10天的生效期。在判決書生效后10天內去司法所報到就可以了。因此,社區矯正的開始時間是當事人拿到判決書后的20天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