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網記者9月25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山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原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展西亮(副廳級)涉嫌受賄、利用影響力受賄一案,由山東省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山東省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利用影響力受賄罪對展西亮作出逮捕決定。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作為上海刑事律師,我對這起案件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思考。
一、案件回顧與基本案情
展西亮,曾任山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作為一名副廳級干部,他的落馬無疑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消息,展西亮涉嫌受賄罪和利用影響力受賄罪,這兩項罪名都是我國刑法中對于公職人員腐敗行為的嚴厲打擊。
受賄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的規定,受賄罪的量刑標準是根據受賄金額的大小以及其他相關情節來確定的。數額較大的,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可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可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是《刑法修正案(七)》新增加的罪名,是指國家工作人員的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該國家工作人員關系密切的人,通過該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或者利用該國家工作人員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索取請托人財物或者收受請托人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較重情節的行為。對于該罪行,《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條之一規定,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可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法律層面的剖析
受賄罪的構成要件
受賄罪的構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主體:國家工作人員,包括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等單位的工作人員。
客體: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正常管理活動和制度。
客觀方面:表現為故意接受財物的情況,包括直接收受和間接受賄。
主觀方面:故意。
在本案中,展西亮作為山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的原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范疇,具備受賄罪的主體資格。根據案件描述,展西亮涉嫌利用職務之便接受財物的情況,符合受賄罪的客觀方面要求。同時,展西亮的行為是出于故意,滿足主觀方面的構成要件。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構成要件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構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主體:國家工作人員的近親屬或其他與該國家工作人員關系密切的人。
客體: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正常管理活動和制度。
客觀方面:表現為通過該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或者利用該國家工作人員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索取或收受請托人財物的情況。
主觀方面:故意。
在本案中,展西亮不僅涉嫌直接受賄,還涉嫌利用其影響力進行受賄。這意味著他可能利用自己的職位和影響力,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他人謀取利益并接受財物。這種行為嚴重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破壞了社會的公平正義。
三、上海刑事律師的建議與思考
針對此案,作為上海刑事律師,我提出以下建議和思考:
加強公職人員的廉政教育
通過展西亮案,我們不難發現,公職人員的廉政教育至關重要。政府和社會各界應加強對公職人員的廉政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識和道德素養,使其自覺抵制腐敗行為。同時,建立健全的廉政制度和監督機制,確保公職人員在履行職責過程中能夠廉潔奉公。
完善反腐敗法律法規體系
為了更有效地打擊腐敗行為,需要進一步完善反腐敗法律法規體系。明確受賄罪和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構成要件和量刑標準,加大對腐敗行為的懲處力度。同時,建立健全的財產申報和公開制度,增加公職人員的透明度,便于社會監督。
強化監察機關的職能作用
監察機關在反腐敗斗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應進一步強化監察機關的職能作用,加大對公職人員的監督力度,及時發現和處理腐敗行為。同時,加強監察機關與其他執法部門的協作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打擊腐敗現象。
提高公眾參與反腐敗的積極性
公眾是反腐敗斗爭的重要力量。應提高公眾參與反腐敗的積極性,鼓勵公眾積極舉報腐敗行為,為反腐敗斗爭提供線索和支持。同時,加強對公眾的法律教育和宣傳,提高公眾的法律意識和監督能力。
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
腐敗行為往往具有跨國性特點,因此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顯得尤為重要。各國應通過簽訂雙邊或多邊合作協議,共同打擊跨國腐敗行為。同時,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在反腐敗領域的經驗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動全球反腐敗事業的發展。
四、類似案例的回顧與借鑒
回顧過去,我們不難發現類似的腐敗案件時有發生。比如,某省原副省長因涉嫌受賄罪被查處;又如,某市原市委書記因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被判刑。這些案例都告訴我們,反腐敗斗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持續不斷地努力。
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驗,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反腐敗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比如,美國建立了完善的反腐敗法律體系和監督機制;歐洲則通過制定嚴格的法律法規來保障公職人員的廉潔奉公。這些經驗和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五、展望未來:構建清廉的政治生態
展望未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們面臨的反腐敗任務將更加艱巨和復雜。為了構建清廉的政治生態,我們需要從多個層面入手,共同發力。政府應繼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腐敗行為的懲處力度;監察機關應加強監督力度,及時發現和處理腐敗行為;公眾應提高法律意識和監督能力,積極參與反腐敗斗爭。
六、結語
作為上海刑事律師,我對“展西亮受賄案”進行了深入的法律剖析。希望通過此案的探討,能夠引起社會各界對反腐敗斗爭的關注和反思。同時,我也呼吁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加強廉政教育,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強化監察職能,提高公眾參與度,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反腐敗斗爭的深入開展。
總之,本案不僅是一起普通的腐敗案件,更是一堂生動的法治教育課。它提醒我們,在反腐敗斗爭中,我們必須始終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堅決打擊各類腐敗行為,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和法律的尊嚴。
以上便是我對“展西亮受賄案”的法律分析與思考。作為上海刑事律師,我將繼續關注社會熱點事件,從法律的角度為大家提供專業的解讀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