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刑事律師最近代理了一起合同詐騙犯罪案件,情節曲折離奇,非法拘禁、綁架未遂,不亞于一部驚險小說。更讓上海刑事律師覺得心驚膽戰的是里面活生生上演的“三人成虎”情節。詐騙犯罪嫌疑人以投資生意為名騙取錢財,前期如期兌付利潤,讓被害人嘗到甜頭,誘導被害人不斷加大投資,然后騙取后期的大額錢款。A跟其他被害人一樣被騙,因為A在后期沒有盲目加大投資,所以最后沒有損失,還賺了些錢。接著犯罪嫌疑人哄騙A去購置房產,然后對其他被害人說,錢都到了A那里,A都賺錢買房了。犯罪嫌疑人為了減輕自己的刑事責任,4個其他的被害人為了取得A的房產從而減少自己的損失,在犯罪嫌疑人的慫恿下,口徑一致誣陷A。
這里碰觸到了刑事司法的至暗區域之一。三人成虎,如果在刑事領域上演,后果基本就是自由甚至生命的代價。一方面,震驚于這些人的膽大妄為,敢將司法機關玩弄于股掌之間。另一方面,如果三五個人集體說說假話就可以將人置于犯罪分子的死地。那么公民以后還有安全感可言嗎?如果跟誰有仇,或誰觸碰了自己的利益,那么就糾集三五個人去司法機關進行誣告就可以達到個人目的了。此外,中國目前的司法實踐是言辭證據都是書面的,涉案的證人和報案人基本都是不出庭的,因此難以在法庭上將其中虛假的言辭證據展現給法官。而且,根據刑事司法實踐,只要幾個人口徑一致,辦案人員基本都認為這些言辭證據能夠相互印證,從而可能錯誤地采信,進而錯誤地定罪。這個問題,在當今物欲橫流、世風日下的背景,顯得更加突出和可怕。如果這些人員跟少數不良司法人員勾結在一起,后果更是不堪設想。
那么,該如何解決呢?上海刑事律師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重進行審查,防止“三人成虎”:
1、審查這些事后的言辭證據跟他們在事中的陳述是否矛盾?是否跟事中形成的其他證據矛盾?
相比之下,事發過程中即事中形成的證據是對事情經過的原始客觀記錄,是在相關人員都不知道會發生什么后果的情況下形成的,是在相關人員都沒有設防的情況下形成的,是在沒有受到利害關系影響的前提下形成的,是各方的真實反映。
但是事后的言辭證據是在涉案人員之間的矛盾沖突已經出現(甚至非常激烈)、損失已經造成的情況下形成的,這時必然面臨損失如何才能彌補、責任和損失應該由誰承擔的問題。此時的言辭證據必然受到趨利避害、報復憤怒等心理的影響,難以客觀公正。如果這些人的品格存在問題,其言辭證據的真實性更是受到影響。
2、審查這些言辭證據是否跟物證、書證、微信聊天記錄等客觀證據矛盾?
一般而言,言詞證據受到行為人個人動機、喜惡、利益等主觀因素的影響比較大;但是客觀證據受主觀因素的影響比較小,更具有客觀性和真實性。
3、審查這些言辭證據提供人是否跟犯罪嫌疑人存在利害關系或利益沖突?矛盾的沖突程度是否激烈?
如果言詞證據提供人認為雖然犯罪嫌疑人沒有實施犯罪行為,但是對于犯罪結果的發生有一定的原因,所以遷怒于犯罪嫌疑人,那么其有動機進行虛假陳述。
如果言詞證據提供人跟犯罪嫌疑人之間之前有過重大矛盾等可能會產生主觀偏見的利害關系或利益沖突,那么需要慎重審查是否具有真實性。
如果言詞證據提供人跟犯罪嫌疑人之間矛盾沖突很激烈,言詞證據提供人對犯罪嫌疑人或其近親屬采取過威脅、暴力等過激的違法犯罪手段,那么該言詞證據的真實性必然受到影響。
4、審查這些言辭證據提供人的過往品格證據?
如果言詞證據提供人品行不良,處事沖動、偏激,甚至有前科劣跡,那么該言詞證據的真實性很可能受到影響。
5、審查這些言辭證據是否反常?是否違背常情常理?是否跟其他證據存在諸多矛盾?
如果這些言辭證據自相矛盾,前后矛盾,部分陳述違反常情常理,或者這些言辭證據的內容的陳述高度一致,或者跟其他證據存在諸多矛盾,那么其真實性必然受到影響。
6、審查是否有誣告的證據線索?
如果部分言詞證據提供人在事中或事后就以言語或行為表示要拉犯罪嫌疑人墊背等方式表達誣告意思的,那么其言詞證據的真實性必然受到影響。
7、在有合理懷疑的情況下,法官理應通知這些人員出庭作證
通過控辯雙方當庭對這些人員進行交叉詢問,讓其庭前言詞證據的真偽充分暴露在法庭,以免出現冤假錯案。上海刑事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