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開始,被告人李某自稱是皇家資產的“繼承人”、“皇室后裔”,謊稱皇家資產存于海外,以巨額回報為誘餌,利用偽造的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照片等取得被害人信任,采取誘使被害人投入基金助其尋找相關物資和手續(xù),以便解凍皇家資產的方式詐騙錢財。隨著皇家資產解凍騙局的發(fā)展,李某培養(yǎng)王某文、王某、黃某先、張某榮等人為骨干代理人。10名被告人分工合作,相互配合,運作實施皇家資產解凍騙局形成閉環(huán),騙取被害人大量錢財共1086.07萬余元,侵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危害社會穩(wěn)定。
2021年3月25日,上海市人民法院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李某、黃某某等10人有期徒刑一年至十五年不等,并分別判處罰金。
【檢察機關履職過程】
1.引導偵查取證,補充完善證據鏈。本案犯罪嫌疑人作案次數多、時間跨度大,其上線遍布全國各地,有的又在境外,且均未到案,再加上本案被告人均否認知道“皇家資產”解凍項目是虛構的,導致本案主要依靠言辭證據定罪的證明難度較大。承辦人多次與偵查機關會商,進一步捋清偵查思路和取證方向,引導公安機關全方位加大偵查力度,最大限度補充完善相關證據。
2.綜合審查判斷證據,有力指控犯罪。針對犯罪嫌疑人拒不認罪的辯解,一方面對反證能否實質性阻斷、削弱整個證據鏈條的證明效力進行審慎判斷。另一方面結合各被告人的學識學歷、工作經歷、參與作案時間長度、個人分工、作案次數、詐騙人數、詐騙手段及其中的異常表現、涉案款項、同種犯罪前科等情形,綜合評判有罪證據的各個因素。對正反兩方面的證據進行綜合評判,指出了犯罪嫌疑人辯解不具有合理性、正當性,有力指控犯罪。
【典型意義】
1.明確指控思路,構建清晰的證明體系。“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是一種集返利、傳銷與詐騙為一體的新型、混合型犯罪,其隱蔽性強、專業(yè)程度高,證據易被隱匿、滅失,犯罪證明難度較大。辦理該類犯罪,首先要充分了解犯罪組織的構架、層級、運行方式等基本概況,在熟悉案情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相關法律法規(guī),厘定“骨干代理人”“一般代理人”等特別概念和規(guī)定,準確把握犯罪的主要特征和證明要素,為捋清指控思路和構建證明體系奠定基礎。
2.開展法治宣傳,延伸檢察職能。在案件辦理的過程中,檢察機關積極關切、參與社會綜合治理,特別是針對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本案中涉及的某鎮(zhèn)某村被騙人數眾多,上海市檢察院延伸法律監(jiān)督職能,向相關部門發(fā)出檢察建議書,建議加大打擊力度、扎實開展法律宣傳。同時與公安等政法部門在當地進行法治宣傳,督促整改落實,形成了打擊犯罪合力,堅決遏制了該類型犯罪在當地的發(fā)展蔓延態(tài)勢,實現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tǒng)一。 上海普陀詐騙罪律師事務所